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聽雨聲,除了狂風暴雨,
除了要練球的日子。我相信這是上天賜給人最美好的時刻之一,
聽著聽著,將會發現一向滾滾而逝的時間長河,
在這時,緩緩倒轉、逆流。





從家裡出發時,有鑒於睡覺時聽見窗外的雨,
特意開車出門。沒想到一出門,意外的好天氣,甚至有些悶熱,
在陽光下落了些許雨絲,少見的太陽雨。
越靠近淡水,開雨刷的次數就越頻繁,在我停好車後,卻又停止。
小心駛得萬年船,我帶了把傘走到學校。






下午四點,
買了杯飲料到學校附近的館子吃飯,今天的目的是來看看書。
吃完飯,飲料還喝不到一半,頓時變得尷尬,
總不能帶著飲料上咖啡廳,也不能去蛋皮聚集地。
本來打算去系辦借個位置看書,結果到五樓才發現系辦再一個小時就打烊了;
沒輒,正愁帶著杯拖油瓶不知該去何處時,
突然想到四樓創意中心外頭有擺桌子,或許可以去那邊坐一下。







印象中那裡有擺三組桌椅,兩組靠在創意中心牆邊,斜對著401的教室門口;
有一組就放在窗邊,在其他兩組都被坐走時,獨然空在那邊。
這時我才發覺外頭早就下起雨來了,在我在文館到處走來走去時。
我走向窗邊的那組桌椅,木製的質感令人感到舒適,高腳的椅子把我懸在離地一定的高度,
那高度,恰好使我能完整的看見窗外的景色。







窗子上頭掛著黃金葛,帶點褐斑的黃色葉子垂下,略略遮住了向窗外的視野,
卻意外的融入景色中;桌上擺著盆栽,肥大的葉片因為缺水,已經有些乾燥無光。
坐在上頭,看著窗外,雨正下著。想著,要先唸什麼科目好呢?
明天要先考通識,但是通識還沒拿到筆記;是先看訓詁的求本字捷術,
還是先看詞選的水龍吟?
思想史的二程理學也仍然在似懂非懂的階段,嗯...。







看著窗外,雨正下著。
雨勢不大,雨絲綿密的鋪綴在空中,然後墜落。
那是一陣一陣規律的細細聲響,滴答滴答地落在水泥地上、
落在一漥水池裡、落在來往行人的傘上,或者是沒雨傘、匆忙奔跑的人身上。
落在樹上,打溼樹幹與片片綠葉,還有遠方仍舊紅豔的鳳凰花。
成千成萬的雨滴,覆蓋住眼前所能見的所有風景,
雨勢或大或小,雨聲也隨著雨勢有了情緒。








一下起雨,大學城橋下小河的潺潺流水也跟著湍急,
不僅聽見雨聲,在文館四樓,甚至能聽見河流的聲音,
而它今天始終是急迫的。也只有在流水湍急時,
才能有那聲音,它聽起來令人感到悠閒。









我看著眼前被雨覆蓋的景色,遠方只能到大學城的棟棟樓房,框框邊緣的藍天。
看見左側的體育館,眼前的大下坡,爬上右邊的視覺死角。
俯瞰下方,是文館旁的停車場,從原本的機車停車場,改成大格大格的汽車停車格,
兩三棵大樹,佇立在下坡的路段;小河只能聞聲而不能見影,只看見河道上的藍色欄杆。
河邊排排的鳳凰花,正逢畢業時節,火紅一片,盛開在清綠的葉叢中。







雨不斷下著,行人三三兩兩經過,或上坡下坡,或上階下階。
河流的聲音平穩的進行,雨聲滴滴答答,
打在眼前所有的景色上,看著停車場的水漥上漣漪不斷,
聽著它,我感到平靜,儘管創意中心裡頭正在開會。
聽著它,心中不知怎麼地純淨起來,彷彿明鏡,正照映所見風景。
此刻我覺得,窗外眼前所能見的景色,就成為我心中的淡水了。








看著雨,聽著雨,時間靜止,開始倒退。
令人平靜的時刻,沉澱後的心情能見到過去,也能見到掩埋住的希望。
過去是什麼,是大學以來的種種回憶,
寓居淡水的生活,離開淡水後的生活,
在淡水發生的種種事件,得到的收穫與失去的擁有。
想起在淡水走馬看花到過的地方,
真理街、馬偕街、老街;碼頭、紅毛城、真理大學,
與圍繞在校園的三條大街、任何生活中曾經進去的餐館與飲料店。
它們或雅或俗,或許仍舊興盛,或許已經少有人煙,
我曾經到過那裡,參予它們的回憶,變成它們的曾經,
留下一個依稀記得的身影。
聽著雨,看著雨,雨中的淡水,雖然看不見,卻很清晰。




而希望又是什麼,是在大學生活遇到的種種困難與挫折,
諸如學業、諸如人際關係、諸如社團、與未來。
在困難中早就麻痺,不知道該做何舉動,該如何思考;
缺乏一點動力,尋找藏在渾沌的記憶中的那點契機。
聽著雨,看著雨,心裡的塵土都沉澱到心底,
思考的更多,想的更遠。雖然未來不是很確定,但是很多事情,
都在清澈的心中得到解答與希望,困難也不再困難。
在雨中,時間倒退,心中所想的未來,卻更開闊。











我都忘記我是來看書的。









ps.後來我選擇看思想史,那時的思緒清晰分明,
吸收力大幅提升,而且非常專心。連續讀了兩個小時,
唸完張載跟二程子,直到天黑,創意中心會都開完散場、文館幾乎空無一人
才離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wei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