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大四以來,抱持著虛心學習、瞻仰前輩丰采的心態,參加了幾場研討會與學術會議。
想做學問、當一位學者,以後也勢必要常常出席這樣的場合,發表自己的論文吧?
不過老實說,整體看來,我真是失望極了。不只感覺不到太多問題的探討,
更多是玩弄文字遊戲,互相以某一領域的「行話」在辯論。當然仍有大師級的教授,
他們的論點獨到、敘述精采。論文的條理分明,且文采斐然;然而更多是插科打諢、純領便當,
把研討會當同學會。我開始疑惑,真的要跟他們走一樣的路嗎?我的一生難道就這樣嗎?




面對這個疑惑,我請教過幾位老師、學長,也不時參考大師級的教授們批判此問題的文章。
他們的回應基本是一致的,也對現狀感到不滿。國學營結束後,自己又好好的想了這個問題,
將幾位老師的文章又拿出來讀,發現這個困惑可以從兩個大方向來探討,
一是整個學術環境的變遷,時代侷限所致;一則要從個人為學最基本的態度著手。
關於學術環境,從清末民初、六、七零年代歷經九零年代迄今,變化甚鉅,
已不是個人之力所能扭轉;關於個人來說,則要探究一個對於做學問的意義問題。




升上大三以來,我一直對做學問有嚮往之心,因此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。
為了做學問而考研究所,為了考研究所而唸書……是了,做學問跟唸書,這兩者之間互為因果。
然而對個人而言,它應該要有一個發生歷程。也就是說,必須找到何為本,並且進一步追問,
為什麼要這麼做,這麼做的意義何在?「做學問」這個概念在我的心中,
可是我沒有仔細想過到底為了什麼,如此便無根,無根便容易成了盲目的激情,
以至於受到一點衝擊,便感到疑惑。





我想做學問,是為了想繼續讀書,而讀書,是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。
做學問應該是對一個問題提出解答的方向、或者是對一個既有的概念提出反省,
進一步做更深層的思考,屬於理性的檢討,並展示成果。對我而言,這一步或許還沒到,
我現在應該做的,是認識問題、提出問題、並試著尋找問題的解決方式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論。
至於這個「問題」是什麼,可真是大哉問,以往我不願去具體的論述這個「問題」,因為它太龐雜,
一時難以道盡。






我相信所有學問,都源自於解決人存在的根本問題。時間不停的流逝,
人生一下子便走到盡頭,眼看當下不斷地成為過去,忽地感到時間之流湍急不已,
做為歷史的一小點,轉眼就被淹沒。有時你感嘆人生短暫,悲哉秋之為氣,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,
而恐美人遲暮;有時也覺得活在世上缺乏意義,不知自己從哪裡來、該到哪裡去,只是在現世消磨時間,
產生厭煩的感覺。精神尚且面對如此疑問,生活的問題就更是千奇百怪。
大至於對於天地萬物的好奇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發展成各種政治團體、經濟發展、
戰爭和平、權利義務……小至與家庭倫理、同儕關係、個人發展之類,不勝枚舉。





面對這麼多問題,由社會至於個人,由過去到現在,不斷的發生、不斷的有人提出解決之道。
有人嘗試著改變、繼承,或成或敗。而這些問題會一直重複下去,不只是逆著當下的我,以後的人,
當他們有意識,他們也會跟我們有一樣的疑惑、困擾,也會有他們那個時代所面臨到的問題。
而我,必須嘗試著體會,找出問題,並嘗試著提出解決之道,因此我需要閱讀。透過以前的人留下的紀錄,
了解以前的人對存在的本質感到困惑,對現實的各種不合理之處提出抗議,看他們怎麼發現問題、
怎麼提出解決的方法、並如何面對。文學、歷史、哲學、文化、社會、科學,互相融涉,萬象包羅,
無不表示人對於存在的反省與創造,透過閱讀,才能有效的了解問題,並認識自己的存在。
這是需要花一輩子去思考的問題,有自我認識的人,不可避免的要思考這許多。




能夠將學問做到這樣的範疇者,通人也。我當然期許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大學問家,
可惜目前我並沒有這樣的能力。目前我所做的,是在中文系裡所學的辭章、義理、考據三方面廣泛的增廣見聞,
雖如此亦屬不易。我明白通人並非人人可成,需要後天努力與先天天資,更講求機緣。
是故我亦不以此為累,只求無愧於心,不能跑到終點,最少也要努力向終點邁進。




如此動機則定,而意義便在於此。自我的意義確立,再來說存在。
人存在的終極意義當然是一個沒有正解的問題,然而追求這個答案的過程,則是人生的意義,
兩者有既相合又相反的辨證關係。當然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:既然沒有正解,何必白費力氣去追求答案?
我只能回答,這也是一種作法。然而這種以為任何思考皆屬無意義的想法,
大概還停留在猴子的階段,我不想跟猴子一樣。我是人,會思考、會反省。




為了避免上面那個不斷會重複詢問自己的蠢問題,我想,需要有一個立場。
姑且不論他人如何檢討,我倒是很贊同新儒家所說,中國哲學講究「主體性」這個論點。
何只是哲學呢?任何從個人出發的思考都必須正視主體性。這並不是說只有自己說了才算、別人說的都不對。
而是說你要有自己的看法,不然這個也對、那個也對,人云亦云,流於虛無主義;
做為漢人,使用漢語,身後的背景就是五千年的漢文化,這與當前的政治無關,
而是先於存在的文化意識與傳承之感。是故我由漢文化的這個視域作為出發點,先把自家所有給檢討清楚了,
再透過我們所認識的觀點,去和我們原本不認識的文化系統做交流,這才能顯出差異性、才能比較。
比較的目的即在於了解、欣賞、評論不同的看法,若是像民初的情況,根本只是把西方的理論往東方硬套,
無怪乎有所謂中國沒有哲學、中國沒有小說的論點。正視主體性的存在,
以及它所帶來的立場差異,挺立價值主體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。




有價值、有立場、再來才講方法。檢討自己會對所有論點感到千篇一律的原因,
要嘛是那篇論文真的很無聊,要嘛就是自己對於問題意識的不足。現在當然要檢討後者。
空有遠大的前景而沒有努力,那只會讓人譏是空口白話。現在有了根本價值的探尋,
再來就要培養與其相應的能力。以往讀書,讀過就算,當中的很多論點、
意義的探索都不曾深思,學而不思,等於沒學;且人的記憶能力有限,又怎麼能清楚的記住所有讀過的書、
理解過的內容?選擇該讀的書、為什麼讀、該怎麼讀,都應該有它的方法,
再藉由自己的消融、整體,建構出自己的一套說法,甚而發展出體系來。然後,在當中發現問題。
例如找出作者最原始的問題,找出他的解釋、他提出的方法,並且檢討他的觀點,提出自己的意見。
這些工作說來輕鬆,但就我自己的心得來看,談何容易?首先是學力不足,根本難以發現,
再者是這些學者多是功力深厚,要在其中有所突破,實在是難上加難。





而我所想到的方法,說起來平常不過。看一本書,先看它的目錄,大致了解內容,分章閱讀時,
在旁動手做摘要、寫心得。這個工作,小學生都會,但是真的做起來卻很有難度。
要尋找該篇文章的文意脈絡,做整體式的理解,還要掌握它所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樣的來歷,
以便自己理解記憶。這種工作做久了,我相信應該能夠培養自己對於問題意識的培養,也可以訓練對於問題的思考能力。




在動手寫這篇文章之前,確實透過師友交流、讀書思考,已經有些啟發。
不過目前仍然在踽踽獨行,緩慢的成長。想寫的還有很多,上述也不夠完整,
總是在空閑的時間想到更多想要論述的話,無奈力不從心。而這種心得,相信也不是什麼新鮮事,
歷來學問家應該都有更精采的經驗,這麼一點皮毛實在不足為晒;但是對自己而言,
這代表的是對於求學的探究,以及出於思考後的言論,還是略有可觀。最重要者,
還是對於那根本問題的發現與探索,有了這內在的動力,才足稱自己是求學,
不至於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在幹什麼的事,讀書做學問才有意義。
至於最終「問題」的探索是否能找出一個像樣的答案來,這就盡人事聽天命了,我現在也不知道。






希望可以再將它做更進一步的補充與修改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wei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