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先恭喜各位,兆恩散文首獎、新詩推薦,抱走這次獎項的最大贏家,
(一萬塊咧,還說要低調,網誌上都自爆了,看什麼時候要請客就擇日進貢吧。)
以一條溪作為書寫對象,平淡無奇的童年敘述,在結尾處卻一筆貫串了所有人童年的共感經驗。
得顏老師和陳義芝老師的大加讚揚,假使沒中首獎,副刊的稿費我看也夠賺了;
臺北的散文,大膽嘗試文學獎一向都不看好的題材,辯證大於抒情,
試圖一掃當代文風意識流瀰漫的積弱不振,要將散文拉回中國傳統的常軌,
剛中帶柔,得顏老師青睞,亦說服了徐國能老師。
雖陳義芝老師最後的給分只介於中間地帶,算是肯定其大淳小庛,榮獲推薦獎;
謙勇將去年被做掉的散文新投(去年決審說她看不懂他想表達什麼),
以「我」和「他」兩個敘事角度來回顧自己的童年、並書寫城市台北的演變,
創意超越一般文學獎的程度,很得顏老師喜愛,力保其作品,並褒獎其創作新意和能量。
只是語詞使用和文句通暢度、命名方式受到其他兩位評審質疑,最後以佳作做收。
不過不錯了啦,得到顏神讚揚,已經和拿到首獎是同樣等級的快樂。








至於跟我一樣有入圍卻沒被選上的阿愷、承儒,
咱們繼續努力吧,下次還有機會再見面的。
文學獎本來就是主觀的,即使是專業的三位評審,也只是透過互相抗衡,讓會議有較客觀的局面。
文字的運用、篇幅段落的剪裁,甚至是星光大道常出現的一句話:「選歌真的太重要了」,
連創作的題材是否受到喜愛,都要受到主觀的審視,你能滿足這三個評審,
不能保證可以滿足以後的幾個評審,總之,「運氣運氣」。
往好處想,入圍就是肯定基本能力,文字運用夠妥善、篇幅段落夠別出心裁。
再者,將想書寫的題材表現出來,這樣已經夠對得起自己了。







不過這次散文的評審組合實在是難得一見,顏崑陽、徐國能、陳義芝,
三位老師都是國內同時兼備學者、創作者頭銜於一身的知名散文大家,
由他們來評散文,很具權威性。只可惜自己沒能得到他們的青睞,
不能聽到他們的見解,實在遺憾。






原來以為這會是最後一次投五虎崗,於是想寫出一些自己在淡水的生活、成長經驗,
大體是照著大二那年評審的建議,以抒情為主的方式,忠實地記錄下來。
比起這次入圍的作品,我自己認為確實缺乏了更深一層的探討,
不夠詳細、略嫌膚淺;但是絕對真誠。因為這個題目我早已寫了又寫,
大概也只有自己能夠懂得它的情感在何處,也因此,只能私下珍藏吧。
說起來,我的讀者對象只有一個人,而公開它,也只是想多幾個人能夠分享,
有當然好,沒有也就罷了;想不到我還有一年吶,
還有一次以淡江學生的身分再參加一次五虎崗文學獎,
這個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。也希望真的是最後一次了。






新詩部分,兆恩以台語寫作的「林投姐」,在第一輪的投票同時得到三位評審的青睞,
暫居第一;而我的新詩「少女烏魯木齊」和碩班學姐的「進站‧出站」都是兩票。
謙勇的「匿山尋覓」和嘉羚的...那首詩名字我忘了,太長,好像是「你要也能忌妒我死的完美」吧,
各得一票。因為一位評審只選出心中三篇作品,重複率又高,所以二十二篇中僅五篇入圍。






這次新詩的類型被分為「人物形象塑造」、「校園愛情」、「人生體驗」幾個主題,
而兆恩的應該就屬於第一類,和阿愷的「戰神悲歌」類同。「進站‧出站」與謙勇、嘉羚的詩,
就該算是「人生體驗」,屬於比較個人層面、抽象的感覺為主;至若我自己的,
被評審們分類為「愛情故事」,因為地點在新疆,所以不算「校園愛情」;
可要我自己來分類,我覺得應該是「城市抒情」,大概因為題目、少女意向的關係,
就被分類為愛情故事了。我也不排除確實有此成分。






只入圍五篇,代表得獎者就這幾個了,分別已經占據了首獎、推薦、佳作三名,
剩下的,只是在分配到底誰拿六千,誰拿四千、兩千塊的獎金。
看到第一輪投票兆恩的「林投姐」拿到三票,還以為他穩又首獎,
那這一年他的收穫真的是挺豐盛,過去三年來從沒這麼爽過吶;
不過我必須要說,又回到「選歌真的很重要吶」這個說法,
雖然我跟他的作品,在題材上都有別於其他人的校園愛情:一個以台語寫台灣民俗故事,
一個以新的創作經驗來寫旅遊記事。但是都無法比上那現代人的共同經驗:虛無、無奈、空洞。
「進站‧出站」就是一個以這種共同經驗為主題的詩,
老實說,這個題材已經很多人寫,除了校園愛情之外就以這種主題為首,
可說是老梗中的老梗,不過寫的好的,似乎是沒有幾個,也因此「進站‧出站」脫穎而出,
以悠遊卡逼一聲後發出的「請進站」、代表現代資本社會消費的迴轉壽司檯,
去表現一個人在看起來很飽滿實則空洞的社會中生活,這種集體互相消費的感受,
所有人都發覺了,但是沒有人能夠脫離。
這個題材發揮得好,真的特別容易讓評審注意,因為它太吸引人了,每個人都可能有這種感受。





最後結果,「進站‧出站」就以三位老師都投下滿分五分的情況下,得到首獎。
而「林投姐」以台語創作,一樣受到矚目,得到十一分,是推薦獎。至若我的詩,
三位評審皆給三分,算是第三名。第三名之後就都屬於佳作,
和「匿山尋覓」、「你要也能忌妒我死得完美」並列。







新詩一直不是我喜愛的文體,現代詩我從來沒看懂過,
也從來不想看懂。走到現代,現代詩好像都要以晦澀來表達是讓我不滿的主要原因,
隨便拼湊、東拉一句西拉一句就可以是詩,說這是拼貼時代的寫實代表,
這種創作方法,我已經無法同意。因為詩是有符碼姓的語言,詩的意象也由此而來,
若詩中使用的符碼只有作者自己才懂,那何必公開呢?儘管去取悅自己的靈魂就好。





新詩組的評審是何金蘭、李桂芳、方明三位老師,
在新詩的領域我完全不熟,所以這三位老師除了何金蘭之外,
其他兩位我都是第一次聽過他們的名字,且何老師也還是最近才認識的。
記得選中我的作品的是李桂芳與何金蘭兩位老師,
大概是因為兩位老師都有去過大陸旅遊的經驗吧,李老師去過雲南、何老師曾去敘利亞,
且詩中的愛情意象較得女性緣,因而中選,「運氣運氣」。







小說組的評審是張耀升、張啟疆、許正平三位老師,由呂正惠老師主持。
我完全沒投小說,所以沒什麼心得好說,不過阿愷有投,
來看新詩決審的學寧也想繼續看下去,所以就跟著看小說決審。
但是我不懂小說,所以接下來的感想就不寫了,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寫,
實在沒什麼說服力,所以作罷。









拿了一個獎不代表我會寫新詩,相對的,沒被選上也不代表我不會寫散文,
我相信自己的眼光。方明老師在會後跟我說:「你要繼續寫詩,很多人在出了社會、
上班或結婚之後,就不是詩人了。你要一直寫下去。」
我想,他的說法我同意,但是只同意一半。我會改成這樣:「你要繼續寫散文,
讓自己的人生體驗在散文中逐步踏實。你要一直寫下去。」
說是寫作似乎太嚴肅了,我只是喜歡記錄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罷了。



順帶一提,三組十五個獎項,其中十四個都由中文系同學帶走,真是夠爭氣了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wei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